瀏覽人次:
1527
個人申請
《智慧傳播應用組》◆ 分則
亞洲大學 資訊傳播學系智慧傳播應用組 |
學測、英聽篩選方式 | 甄選總成績採計方式及佔總成績比例 | 甄選總成績同分參酌之順序 | ||||||||
第一階段 | 第二階段 | ||||||||||
科目 | 檢定 | 篩選 倍率 |
學測成績 採計方式 |
佔甄選總 成績比例 |
指定項目 | 檢定 | 佔甄選總 成績比例 |
||||
校系代碼 | 134242 | 國文 國社 |
底標 -- |
-- 3 |
*1.00 -- |
30% | 審查資料 面試 |
-- -- |
30% 40% |
一、面試 二、審查資料 三、學測國數自之級分總和 |
|
招生名額 | 23 | ||||||||||
性別要求 | 無 | ||||||||||
預計甄試人數 | 69 | ||||||||||
原住民外加名額 | 3 | 離島外加名額縣市別限制 | |||||||||
離島外加名額 | 無 | (無) | |||||||||
願景計畫外加名額 | 無 | ||||||||||
指定項目甄試費 | 950 | 指 定 項 目 內 容 |
審查 資料 |
項目:修課紀錄(A)、課程學習成果(C、E)、多元表現(F、J、K、M、N)、學習歷程自述(O、P、Q)、其他(R.其他有利審查資料) ※項目內容請參照本簡章「貳、分則」乙、審查資料項目內容對照表 (第20頁)。 說明:上列項目皆為評分項目,申請同學請準備所有資料送審。 |
|||||||
寄發(或公告)指定 項目甄試通知 |
112.3.31 | ||||||||||
繳交資料截止 | 112.5.7 | ||||||||||
指定項目甄試日期 | 112.5.19 至 112.5.21 |
甄試 說明 |
1.審查資料係依據學生所附之各項資料加以評量。 2.面試在評量學生的儀態風度、表達能力、邏輯分析、發展潛力及本學系相關知識。 3.本校將於表定時間範圍內協助調整面試時程。 |
||||||||
榜示 | 111.5.30 | ||||||||||
總成績複查截止 | 111.6.1 | ||||||||||
同級分(分數)超額篩選方式 | 一、學測國文、社會之級分總和 | ||||||||||
備註 | 旨在培育學生人工智慧及大數據科技的應用能力,從事資訊影音平台建構(網站)、影音內容製作整合,並應用於新媒體、AR/VR、虛擬互動裝置中,培訓兼具傳統與新媒體傳播技術及數位影音創作整合型之專業人才。 系網:http://infocom.asia.edu.tw,電話(04)23323456#6163。 |
◆ 學習歷程資料查詢
※本表僅係大學學系招生選才時,於申請入學第二階段甄試過程之學習準備建議方向,並非指學生必須具備所有項次之學習歷程。
例如:A學系於「多元表現」看重學生之「擔任幹部經驗」及「特殊優良表現證明」,若學生未能提具特殊優良表現相關證明(A學系審查重點項次之一),但另提供「服務學習經驗」,學系仍會以學生所提供之多元表現情形,據以綜合評量。
項目 | 內容 | ||
學習準備 建議方向 |
修課 紀錄 |
1.本系屬資訊學群及大眾傳播學群1 ,參考部定必修、加深加廣選修、校訂必修、多元選修及綜合型高中之課程2 等修課紀錄進行綜合評量。 2.本系參考部定必修與加深加廣選修之重點領域: (1)語文領域 (2)社會領域 (3)藝術領域,或藝術才能班及藝術才能資優班之藝術才能專長領域 3.學業總成績 |
因應當前資訊與傳播科技、大數據、人工智慧之發展趨勢,培育學生於新媒體環境中之學術研究與專業能力。本系主要培養學生,具備有足夠的資訊力能應用在資訊媒體的呈現中,例如:新聞、影視、廣告、行銷等各種傳播工作。本組學生以資訊科技整合數位傳播作為發展方向,將「資訊科技」、「傳播媒體」、「感知設計」作為課程的核心領域,重視個人創造力的啟發,培育學生兼具數位媒體素養與資訊科技之專業能力。 |
課程 學習 成果 |
學生可就下列內容或其他課程學習成果選擇提供,至多3件,本系據以綜合評量。 1.實作作品 2.社會領域探究活動成果,或特殊類型班級3 之相關課程學習成果 |
||
多元 表現 |
學生可就下列內容或其他有利審查資料選擇提供,至多10件,並另撰寫「多元表現綜整心得」,本系據以綜合評量。 1.高中自主學習計畫與成果 2.競賽表現 3.非修課紀錄之成果作品 4.特殊優良表現證明 |
||
學習歷程 自述 |
1.高中學習歷程反思 2.就讀動機 3.未來學習計畫與生涯規劃 |
||
其他 | 1.其他有利審查資料 |
備註1:大學學系歸屬學群係協助高中輔導及學習準備,未來可能隨著學系課程規劃及更名等情形而改變,惟不影響學系公告學習準備建議方向。
備註2:綜合型高中之課程為部定必修、校訂必修及校訂選修(一般科目、專精科目)。
備註3:特殊類型班級係指依據特殊教育法、國民體育法、藝術教育法及相關法規,特殊教育學生與體育班、藝術才能班及科學班等特殊類型班級。
備註4:學生可在課程學習成果或多元表現項目中,呈現探索學習的歷程,讓大學學系看見學生的文化特質、能力與熱忱;如原住民學生可呈現原住民族文化與語言表現成果,以及對原住民族於當代社會所面臨各項議題的觀察與反思能力等。
◆ 學習歷程準備指引
《新媒體傳播內容組》
◆ 分則
亞洲大學 資訊傳播學系新媒體傳播內容組 |
學測、英聽篩選方式 | 甄選總成績採計方式及佔總成績比例 | 甄選總成績同分參酌之順序 | ||||||||
第一階段 | 第二階段 | ||||||||||
科目 | 檢定 | 篩選 倍率 |
學測成績 採計方式 |
佔甄選總 成績比例 |
指定項目 | 檢定 | 佔甄選總 成績比例 |
||||
校系代碼 | 134252 | 國文 社會 國社 |
底標 -- |
-- 3 |
*1.00 *1.00 -- |
30% | 審查資料 面試 |
-- -- |
30% 40% |
一、面試 二、審查資料 三、學測國數自之級分總和 |
|
招生名額 | 24 | ||||||||||
性別要求 | 無 | ||||||||||
預計甄試人數 | 72 | ||||||||||
原住民外加名額 | 4 | 離島外加名額縣市別限制 | |||||||||
離島外加名額 | 無 | (無) | |||||||||
願景計畫外加名額 | 無 | ||||||||||
指定項目甄試費 | 950 | 指 定 項 目 內 容 |
審查 資料 |
項目:修課紀錄(A)、課程學習成果(C、E)、多元表現(F、J、K、M、N)、學習歷程自述(O、P、Q)、其他(R.其他有利審查資料) ※項目內容請參照本簡章「貳、分則」乙、審查資料項目內容對照表 (第20頁)。 說明:上列項目皆為評分項目,申請同學請準備所有資料送審。 |
|||||||
寄發(或公告)指定 項目甄試通知 |
112.3.31 | ||||||||||
繳交資料截止 | 111.5.7 | ||||||||||
指定項目甄試日期 | 112.5.19 至 112.5.21 |
甄試 說明 |
1.審查資料係依據學生所附之各項資料加以評量。 2.面試在評量學生的儀態風度、表達能力、邏輯分析、發展潛力及本學系相關知識。 3.本校將於表定時間範圍內協助調整面試時程。 |
||||||||
榜示 | 111.5.30 | ||||||||||
總成績複查截止 | 111.6.1 | ||||||||||
同級分(分數)超額篩選方式 | 一、學測國文、社會之級分總和 | ||||||||||
備註 | 旨在培育學生具備數位敘事力的內涵,藉由傳統媒體所應有之內容製作能力,針對新聞編採製作、MV、廣告、微電影、紀錄片等之表現方法,結合在新媒體中之傳播整合應用能力,以培養新媒體時代兼具深厚內涵及創新科技的內容製作整合型之專業人才。 系網:http://infocom.asia.edu.tw,電話(04)23323456#6163。 |
◆ 學習歷程資料查詢
※本表僅係大學學系招生選才時,於申請入學第二階段甄試過程之學習準備建議方向,並非指學生必須具備所有項次之學習歷程。
例如:A學系於「多元表現」看重學生之「擔任幹部經驗」及「特殊優良表現證明」,若學生未能提具特殊優良表現相關證明(A學系審查重點項次之一),但另提供「服務學習經驗」,學系仍會以學生所提供之多元表現情形,據以綜合評量。
項目 | 內容 | ||
學習準備 建議方向 |
修課 紀錄 |
1.本系屬資訊學群及大眾傳播學群1 ,參考部定必修、加深加廣選修、校訂必修、多元選修及綜合型高中之課程2 等修課紀錄進行綜合評量。 2.本系參考部定必修與加深加廣選修之重點領域: (1)語文領域 (2)社會領域 (3)藝術領域,或藝術才能班及藝術才能資優班之藝術才能專長領域 3.學業總成績 |
因應當前資訊與傳播科技、大數據、人工智慧之發展趨勢,培育學生於新媒體環境中之學術研究與專業能力。本系主要培養學生,除具備有足夠的傳統傳播基本知識能力外,更能利用新聞、影音製作、新媒體行銷的學習成效,投入在各項新媒體的創新傳播工作中。本組課程旨在使學生養成新聞編採製作、新聞內容研究及新聞於新媒體中之傳播整合應用能力,同時培養專業新聞素養與製作能力,並應用人工智慧從事新媒體傳播應用、新聞內容製作整合之專業人才。 |
課程 學習 成果 |
學生可就下列內容或其他課程學習成果選擇提供,至多3件,本系據以綜合評量。 1.實作作品 2.社會領域探究活動成果,或特殊類型班級3 之相關課程學習成果 |
||
多元 表現 |
學生可就下列內容或其他有利審查資料選擇提供,至多10件,並另撰寫「多元表現綜整心得」,本系據以綜合評量。 1.高中自主學習計畫與成果 2.競賽表現 3.非修課紀錄之成果作品 4.特殊優良表現證明 |
||
學習歷程 自述 |
1.高中學習歷程反思 2.就讀動機 3.未來學習計畫與生涯規劃 |
||
其他 | 1.其他有利審查資料 |
備註1:大學學系歸屬學群係協助高中輔導及學習準備,未來可能隨著學系課程規劃及更名等情形而改變,惟不影響學系公告學習準備建議方向。
備註2:綜合型高中之課程為部定必修、校訂必修及校訂選修(一般科目、專精科目)。
備註3:特殊類型班級係指依據特殊教育法、國民體育法、藝術教育法及相關法規,特殊教育學生與體育班、藝術才能班及科學班等特殊類型班級。
備註4:學生可在課程學習成果或多元表現項目中,呈現探索學習的歷程,讓大學學系看見學生的文化特質、能力與熱忱;如原住民學生可呈現原住民族文化與語言表現成果,以及對原住民族於當代社會所面臨各項議題的觀察與反思能力等。
◆ 學習歷程準備指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