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人次:
2555
研究領域
教師 | 職稱 | 近期研究進度 | 未來研究規劃 |
陳士農 | 副教授兼系主任 | 目前研究主要配合校特色發展,規劃學系發展特色,以本校資訊傳播學系U-Learning互動藝廊、智慧校園、亞洲現代美術館為實驗場域,發展智慧校園情境感知應用,包含學生影視作品、IoT互動藝術作品、藝術畫作、藝術雕塑等實體場域、物件結合數位內容展出與導覽功能。以實際應用場域進行特色教學,強化學系特色。建置一適性化、互動的情境學習環境,且主要針對次世代人機介面、情境感知技術、AI、智慧傳播、U-Learning學習平台發展與應用做深入的研究與實作。進行中的研究計畫有: 5G+超高畫質、3D、360º視訊傳播 浮空投影+真實/虛擬角色 AI+互動裝置+互動介面(包含AR/VR、GUI、3D、360º、浮空投影) 無所不在的學習(Ubiquitous Learning)與智慧校園 U-Learning學習平台發展與應用 創意設計多媒體文創+AI平台發展與應用 資訊傳播學系U-Learning互動藝廊 智慧校園情境感知學習 |
陪伴機器人與幼兒成長之情意互動研究 以AR為基礎的智慧校園平台開發 使用遞迴神經網路蒐集與建立年長者對話腳本庫-虛擬先人機器人之研究 |
朱界陽 | 教授級專業技術人員兼總務長 | 新聞傳播、 公共行政 | |
王玲玲 | 教授 | 人工智慧應用以及老年福祉相關議題,包含影片教材之自動資料搜索與自動生成、年長者對陪伴型及照護型機器人之接受度探討、大藏檢索系統之介面規劃與功能設計等。 | 人工智慧在老年精神病學之應用 |
陳啟英 | 教授 | 研究領域: 假新聞、網路使用與效果、社會計算學大數據分析 近期發表: 2021- Belief in or identification of false news according to the elaboration likelihood model.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ommunication, 5(2021), 1263–1285. SSCI. (科技部計畫) 2021- 疾病擬人漫畫的符號意義與使用: 網路大數據資料探勘與分析。第九屆傳播的文化、科技與疫情時代的媒體反思國際研討會 (世新大學新聞傳播學院暨新聞學系) 2020- Smartphone addiction: psychological and social factors predict the use and abuse of a social mobile application. Information, Communication, and Society, 23(3), 454–467. SSCI. |
後疫情時代的反思:大數據分析網路教學/居家上班 |
林佳漢 | 助理教授 | 1.以教材做為教學範例之專題導向教學法之研究 (論文撰寫中) 2.結合逆向學習與專題導向教學法之研究(論文撰寫中) 3.學習鷹架與在地學習運用於網頁設計課程合作學習之研究 4.智慧型互動廣告平台之研究 5.基於地方本位教育之適地性學習平台之開發 | 1.教學實踐研究計畫:學習鷹架與在地學習運用於網頁設計課程合作學習之研究 2.科技部計畫:基於地方本位教育之適地性學習平台之開發 3.大專生計畫: 1. 地方本位教育學習平台建置開發之研究 2. 互動廣告系統管理架構與平台建置 |
張建人 | 助理教授級專業技術人員 | 110年數位人文社會科學教學創新計畫 【產學】 109年勞動部勞動力發展署補助大專校院辦理就業學程計畫 110年勞動部勞動力發展署補助大專校院辦理就業學程計畫 110年度產業新尖兵試辦計畫課程 110臺中市政府會展中心美學拍攝計畫 110臺中市政府綠美圖美學拍攝計畫 | 1.360度環繞影像之新聞環境建構 2.AR/VR使用於實體空間之研究 |
陳勇國 | 講師 | 1.醫學本體論在人工智能和專家系統中的應用 2.智慧物聯網在照護設備的探究 3.後疫情時代的社交網絡使用之研究 4.人機交互應用之研究(UX -用戶體驗和UI -用戶界面-) |
Medical AI AIoT Social Network UI/UX(VR/AR |
曾也慎 | 講師 | 曾也慎老師為紀錄片領域實務工作者,紀錄片作品內容以當代網路社群與公民社會發展為主命題,曾獲台北電影節、金穗獎等獎項。除了創作外,學術研究則以影視創作的角度出發,探索紀錄片中的語言系統與敘事邏輯,並於亞洲藝術學術論壇發表;近期也關心當代新媒體(如Youtube、AR/VR)日新月異的進步對於影視創作產生的質變與契機,相關文章也在世新大學國際傳播研討會發表。 |